截止2017年5月的数据. 1952年开始,中国大学进行大范围的院系调整,将各个大学的院系拆分重组,重新建校,也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大学地域格局。“百万留汉”是武汉从2017年开始的人才计划,目的是在5年内留住100万名大学生,为此,武汉出台了大学毕业生零门槛落户、保障性住房、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等很多政策。[1]在1981-1990年的十年间,武汉只有1984年和198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,1990年甚至还出现了-2.5%的经济增长率。比起广州,它有着先天独厚的公立大学基础,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;比起北京,它有着更宽松的办学条件和招生优势,后劲十足;而比起其他的省会城市,它近百里内无强敌,省内几乎所有的资源都给了武汉。更何况它自己,还将大学生视为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最佳途径。[3]武汉真的是全球高校在校生最多的城市吗?澎湃新闻,2014-9-1大学扩招正好是一个契机。有了科教立市的目标,武汉在一开始就迅速扩大招生数量。哪个城市能快速招进大量学生,得看它有多少学校。而哪里的学校最多,早在50年代就已经基本确定了。而另一方面,尽管越来越多的地方县市办起了大学,但湖北却依旧是一个特例。除了宁夏、青海、甘肃、西藏等少部分偏远省份,湖北是高校在省会占比最高的城市。[7]实际上根本没用那么久,到2002年,高校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了15.3%,跑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。这样的备受眷顾并非没有道理。国家对武汉的青睐,实际上是对重工业的偏爱。很多大学或城市在回忆起1952年的院系调整时,都会以“重创”来形容,优势学科被分出,省内人才流失,都是城市之痛。在1949年时高校数量最多的上海(37所)和四川(35所),调整之后上海减为15所,四川为14所。[4]工业制造是武汉的特色,而绝大多数并不从事机械工业的武汉学子,只能在光谷短暂逗留后,离开武汉。原本是武汉优势的钢铁、地质、纺织等工业行业,如今日益失去吸引力,不仅是在全国收入低迷、供大于求,这些行业在武汉的产值也连年减少[8]。比如一个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王牌专业地质学的学生,如果不改行,留在武汉的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小。在其他城市,比如江苏的苏州市、无锡市,山东的青岛市、烟台市,福建的厦门市,都有多所大学,能够从省会城市中抢得一碗羹,分出一部分资源和学生,但整个湖北省,只有武汉一所城市有5所以上的大学。30年前,武汉的一个年轻人提前从大学毕业,当他变成中老年企业家时,他回到学校,在草坪前留影并写道——“愿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”。怎么办?武汉选择的自救方式是“科教立市”。他们希望依托众多科研单位,把科教产业作为武汉的主导产业。[6]实际上来武汉的大学生也已经少了很多,2013年,武汉平均每万人中有1384个在校生,而2017年,只有964人。[3]建独立学院,要有钱,有教育资源,还要政策支持。像北京和上海,在2004年都只有2所独立学院,而且由于土地更贵,管控更严,这些独立学院招生效果也不好。北京的学院通常只有一两千人,而且可能招不满。而武汉已经有了十几家独立学院。而在金融、互联网等产业上,武汉先天不足,早已被北上广深甩在身后。在城市经济规划中,这些行业获得的投入也远小于科技产业。有志于此的学子,当然也要往别处去。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,发展工业,最要紧的是“地区平衡”,尤其是要扶持中西部。百万大学生一直都是武汉的标志,但是他们却也只是途径武汉,而不久留。我们不禁要问,为什么武汉会有这么多大学生,他们为什么又不愿留下来呢?如果我们重新梳理一下会发现,在大学生数量上,武汉的黄金时代,也许只能有这么十年。一些其他省份的院系合并后,新学校的选址也定在了武汉。比如武汉测量制图学院,就由同济大学、天津大学等5所院校测绘专业合并而成,武汉相当于不费分毫,就得到了很多重点大学的中坚力量团队。如果不算研究生,武汉从未有过百万大学生,如果这样的趋势不改变,武汉今后也不再会有百万大学生。2014年左右在武汉读书的大学生们,才是真正见过武汉最人声鼎沸时代的人。从2014-2016年,武汉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26万人[2]。5年留住100万名大学生,相当于每年要留下20万人,对武汉来说,这绝不是个小目标。雷军的归来,也是因为这些“出走”,武汉市开启的“百万留汉”项目,邀请雷军作为“招才顾问”,让武汉的大学生们留下来。在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,虽然武汉的大学也被拆分,但这些院系大多都留在了本地。比如由武大、中山大学、南昌大学、河南大学等农学院合并而成的华中农学院,学校就在武汉。而原来的湖南、广西、南昌三大学校,也取消校名,文理部分并入武大。“科技立市”并没有让武汉一下子成为高新技术基地,而是让它继续走在工业制造的路上。在做强教育产业上,武汉也不甘落后。在短短几年内,它建起了全国最多的独立学院。而开设在武汉的工学院、农学院、水利学院、测量学院等,一方面为中西部培养了人才,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大学生的到来。而他们也就成了后来的华中科技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武汉水利电力大学,武汉测绘科技大学。早在2005年,武汉大学编写的《湖北发展报告》就指出,武汉虽然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,但科研实力却不如高校相对较少的大连、青岛、杭州、深圳等地,难以形成规模效应。更何况,国内不可能需要那么多的科研中心。[6]只可惜这个说法很快就不成立了。一年后,广州市的在校生数已经直追武汉。2013年,广州超过武汉,成为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,并在之后持续领先。2015年武汉经济开发区有134个企业总产值过亿,其中跟汽车有关的就有40多个,其它也大多是零部件加工、金属、电器等公司。[8]一直以来,武汉都相信,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是大学生。2011年,时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徐金山自豪地谈到,“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,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城市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有这么多。”[3]武汉也在跟着一起跑,三年时间里,武汉市的大学从34所增加到47所,在校大学生人数则从20万增加到近40万,整整翻了一倍,已经接近北京。院系调整的一大方向,就是减少文史专业的数量和人数,而增加对工科专业的投入。在1953年,平均每5所大学就有一所是工科院校。而工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数量,更是占总专业数的近一半。[5]但不管前程怎样,离开武汉仿佛已经成了约定。以至于2015年的一项统计发现,毕业生跨省流动最多的5条路线有3条都是从武汉出发,分别从武汉到深圳、北京、广州。什么时候武汉成了中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?各市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告诉我们,是2003年。这一年,武汉终于超过了连年领先的北京。看似拥有很多科技成果的武汉,在不断新建开发区的过程中,却没有真正提高收入。全市在岗人员工资只能排到第14/36名,但它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却排到了11位。但人数激增从4年前就开始了,1999年,中国开始了大学扩招,教育部要求,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9%提高到15%。只重工业的计划经济,让武汉的进出口贸易急剧减少,金融业随之萎缩。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,武汉虽然成了工业中心,但作为金融中心和转口码头的地位却迅速减弱。改革开放之后,国家的经济政策开始向沿海地区倾斜,对中部的投资大大减少。以前靠着工业支撑的武汉,很快就陷入了经济萎靡。于是,国家将武汉作为工业建设的重点投资地区。到1982年底,武汉市的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、北京、天津,位列全国第四。它也成了中国五大冶金基地、四大造船基地和五大纺织基地之一。即便是高新技术,武汉的成绩也并没有那么喜人。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数据,武汉的开发区高新技术从业人员仅次于北京上海,但是总产值却只能排到第8位。如果按人均创造的企业收入算,武汉只能排24/31位。[9]作为小米的创始人,雷军确实出走武汉很久了,每年,十几万的学生都像他一样离开武汉,有人归来时仍像少年般贫穷,有人则戴上了大金链。[1]武汉发布首批123个百万年薪岗,中国青年报, 2017年11月03日[6]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组编,湖北发展研究报告2005,武汉大学出版社,2005.06,第272页1947年时,湖北地区的大学还只有11所,院系调整后,武汉地区的实力不降反升,仅仅是武汉一座城市就有12所大学,而湖北地区则有19所。但武汉终究还是失算了。招收如此多的大学生,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也会同步跟上。